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额,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2.纳税义务人: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3.企业所得税税率:
纳税人应纳税额,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率为25%。
4.计算方法:
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
(1)生产、经营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
(3)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他收入。
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
其他规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5.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纳税
1.企业所得税申报纳税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具体预缴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具体核定。纳税人按核定的预缴期限,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其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和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年度终了后45日内,报送会计决算报表和所得税申报表。税务机关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纳税人预缴税款进行汇算请缴,多退少补。
2. 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无论盈利﹑亏损还是享受减免税 ,均应按期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申报纳税。
纳税人具体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实行独立核算的,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外的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企业或组织。
附表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
《企业弥补亏损报备表》,
附表二:《企业所得税减免项目表》,如何填写
附表三:《联营、股份、中外合资、投资企业收入纳税计算表》,
3.为什么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需要申报纳税?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规范化格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收入的书面报告,也是税务机关审核纳税收入取得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必须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和本表的填报要求,按期如实申报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以便有纳税义务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履行纳税义务和税务机关进行税款征收。
(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适用范围
凡经市(区、县)有关部门批准成立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均应先按要求按期如实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
本表既适用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年度申报收入,也适用于季度申报收入。
(2)《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填报要求
A.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只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表头项目,表体项目不必填写。
a.纳税人能够正确划分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同时也能正确划分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和与取得非应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
b.纳税人只取得非应税收入而无应税收入。
B.对不能正确划分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和与取得非应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但是能够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其有关规定计算纳税年度全部支出的,必须完整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
C.纳税人在取得应税收入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须同时使用。
D.《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从1998年起在我市范围内使用,具体申报时间是季度终了后15日内、年度终了后45日内。
(3)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